历任北大校长蔡元培(五年将北大建设为亚洲顶级学府

导读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历任北大校长蔡元培(五年将北大建设为亚洲顶级学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

hello大家好,我是大学网网小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历任北大校长蔡元培(五年将北大建设为亚洲顶级学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他是科举神童, 28岁进入翰林,却又在而立之年投身革命,他是民国第一教育家,但也曾热衷暗杀,炸弹毒药样样精通,他是那个陈独秀,李大钊背后的男人,但却又先后支持过吴佩孚和蒋介石。

蔡元培,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大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校长。他的名字在今日依然家喻户晓,但他的一生或许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加复杂和精彩。蔡元培很早就投身革命,是同盟会元老级人物, 1905年就被孙中山任命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但他后来却又公开要求孙中山放弃护法运动,指责孙中山鼓吹战争,和军阀没有什么区别。他还是臭名昭著的412事件主要发起者之一,大批共产党人因此被屠杀,但他又很快和蒋介石分道扬镳。

蔡元培的政治立场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他对北大的贡献到底有多大?他又为什么会支持蒋介石发动412事变?

我就来聊聊一个真实的蔡元培。北京大学,近现代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大学,现代中国无可争议的大学top2之一。蔡元培无疑是对北大贡献最大的校长之一。看过觉醒年代的人可能会觉得蔡元培是一个谦逊低调的老好人,但这并不是真实的蔡元培。

1916年,当48岁的蔡元培从法国回到北京时,他看见的是一个校风校纪毫无学术,学课稀烂的学校,教授有相当比例是政府关系户,比如段祺瑞亲信,徐树铮的外甥,比如黎元洪大总统的侄子等等,学生中也有不少是官二代或者富二代,这批人主修的都是人体艺术,上课地点是在北京八大胡同,以至于当时民间戏称八大胡同是被两院一堂包养了的。两院自然是参议院和众议院,一堂嘛,就是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北大。

兼任校长后不到一个月,他就亲自去找了既没有正规学位,也没有教授经验的陈独秀到北大当了文科学长。后来又邀请李大钊,胡适,鲁迅,刘半农等等改革派进入北大,接着硬扛着政府的压力,排除了大批水货教授,这其中还有英法等帝国主义派来的冒险家。有学生来找蔡元培闹事,蔡元培拍手叫好,让这些学生赶紧一起走人。

利用独裁权力完成了管理层换血后,蔡元培就将校长的权力下放,先设置了由各级教师组成的校评议会,作为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然后建立了各学科的教授会,负责制定课程规划,最后设立了教务长,总务长等职位,这些都由教授担任,实现了教授治校。接着,蔡元培着手课程重组,将欧洲大学的课程模式引入北京大学,强调学生和老师都要有日常考核。

同时,他也鼓励自由的学术讨论,提出要兼容并包。蔡元培虽然邀请了陈独秀将新青年带入北大,但也不歧视辜鸿铭,黄侃等守旧派教授,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地位和待遇,鼓励他们和陈独秀等人在学术上进行辩论。正是有着这样的学术土壤,北大才能在后来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

蔡元培实际担任北大校长的时间不长,满打满算只有五年左右,但他离开时的北大已经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亚洲顶级学府,一个能够承担起将中国带入新时代重任的大学,还打破了历史将女学生带入了北大,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蔡元培都是那个时期最适合北大的人,因为他的人生经历和学术头衔过于耀眼,既能够同时压制住新旧文化两派人的学术争论,又有足够强硬的手腕完成对北大的重组。蔡校长到底凭啥那么牛?

接下来我来告诉你。和民国初期绝大部分名人一样,蔡元培小时候家境也不错,父亲是绍兴一个钱庄的经理,只可惜后来父亲早逝,蔡元培由母亲独自带大。蔡元培比胡适,郭沫若等人大了30岁,从小接受的是纯正的科举教育。事实证明,蔡元培是一个万里挑一的科举高手, 18岁开始学习八股写作, 17岁就考上了秀才。作为参考,清朝童生的平均年龄是17岁,秀才是24岁,而24岁的蔡元培已经成功考上了举人,看看54岁才考上举人的范进,不得不感慨,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确实就是那么大。

第二年,蔡元培去北京接着考试。会试结束后,蔡元培拿着自己的考卷去找了乡试的考官李文田。李文田说,你这个文章虽然我觉得好,但京城这波老头儿估计不喜欢你,这把很悬。于是,心态不太好的蔡元培连成绩都没等就南下回家了。谁知道后来蔡元培以81名的优秀成绩成为了一名贡士。

由于赶不上接下来的考试,蔡元培只好两年后再回到北京补考,并且以二甲第34名的优秀成绩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进士。那一年他才26岁。当时的考官是两代帝师翁同和大人,看了蔡元培的卷子非常欣赏,回家后还在日记里写下此人年少通经文集鼓掌卷才艺。

1984年春,年仅28岁的蔡元培正式成为了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意味着什么,对历史不太熟悉的人可能意识不到。简单来说,作为大清朝最顶级的文秘职位,只要蔡元培能够在翰林院里待上十几20年,安安稳稳不惹事儿,那么将来只要留在北京,这必然是中央大员,如果去了地方,那也得是封疆大吏。作为一个考神,考到这一步,终于算是考无可考,彻底通关了。

不过尴尬的是清朝就快要完了。在翰林院的日子里,蔡元培见证了甲午战争失败,清廷签署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人被送上断头台,光绪皇帝被慈禧囚禁。对此,蔡元培清晰地意识到,大清无药可救了,做官救不了中国人,不如去搞教育。于是,蔡元培放弃了翰林院的身份南下,开启了他的另一段人生。

从翰林院下海后,蔡元培开始在绍兴,上海等地搞钓鱼。 1902年,上海南洋公学的学生抗议管理方压制新思想,决定退学。蔡元培作为中国教育会会长,开办了爱国学社,接受这批学生。蔡元培担任学校总理,找来了黄炎培,章太炎等革命党人上课。不久后,他还设立了爱国女校,这是中国近代首个女子学校。

说到这里,蔡元培那可是一代真女权先锋。他在和第一任妻子的婚姻内,就提出了一个夫妇公约,让他老婆可以不用管他叫老爷,可以不用缠小脚,有事情也可以平等商量。后来,第一任妻子不幸去世,他公开征婚。征婚启事一共五点,第一,要不缠足的女性,第二,要识字,第三,我将来不娶妾,第四,我死后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如果不相合,可以离婚。

话说回来,在上海办学校的这段日子里,蔡元培表面上是个教育家,暗地里已经是个狂热的激进革命家。对中国近代史有些了解的人一定听说过光复会的名字。光复会的宗旨是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主要活动就是找机会暗杀清政府的官员。光复会的组织非常严密,成员之间的身份相互保密,入会的时候还要赐血和喝血酒,然后跪在皇帝的牌位面前发誓光复会的会长就是蔡元培。

利用校长这个身份,蔡元培先吸收了爱国女校两个化学老师加入光复会研究毒药,最后成功做成了一种氢酸毒药,还弄来了两只猫做实验。但蔡元培琢磨着,毒药虽然好使,但是下毒并不方便,还是搞炸药最好。于是他又转头研究炸药。根据当时也在光复会的余子怡回忆,蔡元培不懂化学,研究炸药,只能对着一本化学大书自己揣摩,失败了很多次,因为硝酸和硫酸的浓度不够,所以只能做出棉火药,做不出硝基甘油。最后是余子怡打扮成日本人,去外国药房买来强酸,这才做出了威力大,体积小的炸弹。

顺便说一句,当时陈独秀也是光复会成员。除此之外,蔡元培还觉得女性看起来攻击性比较低,因此女杀手比男性更有优势,于是他经常给爱国女校的女学生灌输革命思想,雕塑他们物理和化学知识,想要将其中有前途的学生培养成杀手。那段时期的蔡元培甚至还开过杀手速成班,招收社会上的有志青年学习物理和化学知识,还有催眠术。

1905年,清朝政府派遣五名大臣出国考察,在正阳门车站被革命党人吴越用炸弹刺杀,这枚炸弹就是蔡元培做的。如果说蔡元培翰林出身的身份让他有了担任北大校长的学术资本,那么亲手做炸弹搞暗杀的经历,才是蔡元培后来在北大搞改革无人能挡的原因。毕竟你要是敢和蔡校长耍横,蔡校长那可敢跟你玩命?对于政府是如此,对学生同样如此。

比如1922年北大经费不足,于是决定向学生收讲义印刷费,一批学生就此联合起来闹事,蔡校长就亲自走到他们面前,说,有哪个敢违背教授评议会的决定,走出来,我亲自跟你们斗。我是从手枪炸弹里历练出来的,你们如果有手枪炸弹,那就拿出来对付我,我不怕。

蔡元培搞了一辈子的革命,但他的革命生涯在我看来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对于革命事业坚定不移,对于革命道路左右摇摆。 1905年,蔡元培成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后来去欧洲,他还做了大量的假报纸发回国内,谎称外国列强都支持革命。袁克定听了直呼内行。

1911年,蔡元培在德国听说武昌起义爆发,立刻回国参加革命。在北大时期,他极力促成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作,替他们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政治压力,促成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到了第一次直奉战争后,直系军阀花了几百万收买猪仔议员,让曹锟靠贿选当上了总统,直系军阀和吴佩孚借此控制了中央政府。

蔡元培这个时期又觉得吴佩孚将会是平定战乱,统一中国的伟人,于是积极参加吴佩孚组织的好人内阁,带着北大几个教授定期议政,为吴佩孚政府出谋划策,希望吴佩孚和直系军阀可以建立一个新中国。而当时正在南方组织护法运动并且筹备北伐的孙中山,在蔡元培眼中又成了破坏安定和平大局,渲染战争的新军阀,气得跟蔡元培交情非常好的章太炎都公开痛骂蔡元培身事伪庭。

后来因为直系军阀被张作霖打败,北洋政府加强对北大控制等原因,蔡元培又离开北京去欧洲暂行。 1924年,孙中山不计前嫌,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将不肯回国的蔡元培任命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第二年,蔡元培被选为正式委员,此后就一直连任了下去。

1926年,蔡元培回到中国,由于吴佩孚已经完蛋,蔡元培又转头开始支持国民党的北伐,先是参加了苏浙皖三省自治运动,担任浙江临时政府会议主席,然后又利用自己国民党元老的身份正式回到国民党,开始支持蒋介石,并且因此差点搞得自己晚节不保。

1927年,随着北伐的推进,蒋介石渐渐控制住了国民党大权,最终发动了四,一二事件,屠杀了上千共产党员和国民党的左派。发动这样一场大规模的屠杀,不会是蒋介石一个人的决定,必然要经过党内讨论,然后形成一个决议。当时做出这个决议的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根据国民党官方记载,主持召开这个会议并且通过决议的人就是蔡元培。根据后来的历史调查,比如当事人黄绍宏回忆,蒋介石当时其实并没有真正召开中监委会议,蔡元培更没有参与讨论,蒋介石后来拿出来的中监委会议记录和决议,那都是瞎编的,蔡元培本人也并不支持屠杀,还在后来写过一篇怀念不是杀人的总理,指责蒋介石滥杀。

但从那段时期的蔡元培表现来看,他虽然不支持屠杀,但绝对支持蒋介石搞清党。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作为一个国民党元老,各种各样的内斗和大规模开除党籍建得多了,不觉得这次有啥不一样,另一方面,他是真的认为蒋介石是孙中山正统继承人,共产党和汪精卫什么的都是异端,所以任凭蒋介石盗用自己的名义来搞清党,还不惜放弃了自己和陈独秀等人的多年交情。

只是蔡元培万万没想到,蒋介石的清党竟然能够凶残到这个地步,但虽然见识到了蒋介石的狠辣,他还是坚持认为蒋介石是真命天子,坚持要支持蒋总统。八月份,蒋介石因为北伐失利被迫下野后,蔡元培还亲自到上海去挽留蒋介石,发誓要和蒋总统共进退,并且在这一年的12月1日担任了蒋介石和宋美龄婚礼的主婚人。

但只过了一年,蔡元培又很快意识到蒋介石也完全靠不住。 1928年,国民党将蔡元培的教育部隶属给了行政部管理,剥夺了蔡元培所有实权,只保留了一个中央研究院院长的头衔。 1931年918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将东三省拱手相让,这是奇耻大辱,来者方求跃马横戈,匹夫有责。

1932年,蔡元培以中央研究院的名义发布报告说蒋介石专横独裁,实为古今中外罕有,只要看他的政府,一切措施无不出自自私之心。蔡元培生命的最后几年,主要工作就是反蒋和抗日。他还和宋庆龄,鲁迅等人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这个组织表面上只是积极营救一些被国民党非法关押的政治犯,提倡言论自由和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一个反蒋的秘密组织。

蔡元培干这些事情,可以说是冒着生命风险。民权保障同盟的副会长兼总干事杨杏佛是蔡元培最信任的人,堪比干儿子,被蒋介石派人连射十枪打死,蒋介石就是想借此警告蔡元培和宋庆龄收手。而在枪杀杨杏佛前,蒋介石已经处决了密谋打算拥立蔡元培的邓演达。除此之外,倒戈反蒋的国民党19路军,曾经打算拥立过蔡元培来当福建政府的领袖,武汉民密谋成立新国民党的时候,蔡元培的名字也在名单上。

至于国民党左派精神领袖汪精卫,蔡元培更适合他多年交情。只可惜汪精卫最终没能斗赢蒋介石,以至于走上了一条卖国求荣的道路。对于参与过412事变,蔡元培一直不做遮掩。晚年,香港平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谈到412事变,说蔡元培参与其中,只是为了保护陈独秀等人。蔡元培还对此批注说,这篇文章对我太宽容,把责任全部撇给了吴志晖,这不对。

回头看蔡元培的这一生,我觉得他对革命的热情不需要怀疑,搞暗杀,搞教育,搞清党,然后反蒋抗日,这都是革命的手段,而他在政治上的摇摆不定,更多的是出自一种他身份和教育的局限性。基于他爱国文人的立场,他热衷于革命,但受限于年龄和教育,他对于那些复杂的理论和主义又理解不深。从戊戌变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偏偏又是一个革命,这个概念本身都在快速被革命掉的时代。于是我们能够看见他激进到亲自去研究炸弹和毒药,也会去支持陈独秀等人搞新文化运动,但却又同时会觉得吴佩孚和蒋介石也挺好,他对革命充满热情,但是他既不知道要如何革命,也不知道革命之后要怎么办,甚至不知道到底谁才是真的在搞革命,于是就表现出了一种横跳和茫然。

蔡元培这一辈的革命家,其中大多数都有过类似的立场转换,这不能说是反复横跳,只能说是他们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观念,加强对革命的理解。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蔡元培在他的时代里已经做到了他应有的责任,他虽然没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但作为潜行者,他至少告诉了我们有哪些路是不对等。就冲这一点,蔡元培值得被我们所有人铭记。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候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