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桃腮杏脸历史典故

2025-10-24 20:16:06

问题描述:

桃腮杏脸历史典故,急!求解答,求别让我失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4 20:16:06

桃腮杏脸历史典故】“桃腮杏脸”是一个形容女子容貌美丽、面容娇艳的成语,常用来描绘女性脸颊红润、面容秀丽的样子。这一词语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

一、成语释义

“桃腮”指的是像桃花一样鲜艳的脸颊,“杏脸”则是指如杏花般柔美的面容。合起来,“桃腮杏脸”常用于描写女子美貌,尤其强调其面部的红润与娇美。

二、出处与演变

“桃腮杏脸”最早出现在古典文学中,多见于诗词、小说等作品中,用以描绘女性的美丽形象。虽然没有明确的单一出处,但这一表达方式在明清小说中较为常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作品中均有类似描写。

该词虽非出自某一特定典籍,但在传统文化中已成为一种审美符号,象征着女性的青春、美丽与娇羞。

三、文化内涵

1. 审美象征:在古代,女子的面容是评价其美貌的重要标准。“桃腮杏脸”反映了当时对女性外貌的审美标准,强调自然、柔和、娇艳之美。

2. 情感表达:在诗词中,常借“桃腮杏脸”来表达爱慕、思念之情,体现男女之间的柔情蜜意。

3. 文学意象:作为文学中的常见意象,它不仅用于描写人物,也常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增强画面感和意境美。

四、现代应用

如今,“桃腮杏脸”已不再局限于古文,也常被现代人用于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尤其是在文艺作品、影视台词或日常语言中,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和诗意。

五、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桃腮杏脸
含义 形容女子面容娇艳、脸颊红润
出处 多见于古典文学,无确切出处
文化内涵 审美象征、情感表达、文学意象
现代应用 常用于形容女性美貌,带诗意与情感色彩
历史背景 反映古代对女性外貌的审美标准
使用场景 文学、影视、日常语言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桃腮杏脸”不仅是对女性容貌的赞美,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义与历史价值。在今天,它依然作为一种优美的表达方式,延续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