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郭伋不失信于童儿文言文翻译

2025-10-01 14:59:40

问题描述:

郭伋不失信于童儿文言文翻译,这个怎么操作啊?求手把手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1 14:59:40

郭伋不失信于童儿文言文翻译】一、

《郭伋不失信于童儿》是一篇出自《后汉书·郭伋传》的文言短文,讲述了东汉时期官员郭伋以诚信待人、不因身份高贵而失信于孩童的故事。文章通过一个简单却深刻的事件,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信”字的重视,也展现了郭伋作为一位贤臣的高尚品德。

故事的大意是:郭伋在巡视地方时,途中遇到一群孩子,他们问郭伋什么时候回来。郭伋答应了孩子们的询问,并告诉他们具体的日期。后来他提前到达,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故意留在原地等到约定的时间才进城。这件事被传为美谈,成为后人推崇的典范。

这段文字虽短,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都应言而有信,尤其对弱者更应守诺。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

二、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骑竹马,迎于道。 郭伋刚到任巡视地方,来到西河郡的美稷县,有几百个孩子骑着竹马,在路上迎接他。
问:“使君何日当还?” 孩子们问:“大人什么时候能回来?”
伋曰:“待汝曹来日。” 郭伋回答:“等你们来的时候。”
及还,先期一日,伋欲宿于野,以待之。 等他回来时,比约定的日子早了一天,郭伋想在野外过夜,等待孩子们的到来。
民或谏曰:“民皆归家,何须此?” 有人劝他说:“百姓都回家了,何必这样呢?”
伋曰:“吾与之约,岂可失也!” 郭伋说:“我跟他们约好了,怎么能失信呢!”
于是遂止。 于是他就留在那里。
及其至,诸儿欢呼,拜于道。 等他到了,孩子们高兴地在路边迎接他。

三、总结与启示

《郭伋不失信于童儿》虽然只是一个小故事,但它传递出的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信”。郭伋作为一位高官,面对一群孩子仍能坚守承诺,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在现代社会,诚信依然是社会交往和职业发展的基石,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领导者,都应该以诚待人、言而有信。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人的道德观念,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提升自身的品格修养。

如需进一步探讨相关历史人物或儒家思想,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