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唐太宗论弓矢翻译

2025-09-27 22:05:06

问题描述:

唐太宗论弓矢翻译,蹲一个懂的人,求别让我等太久!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7 22:05:06

唐太宗论弓矢翻译】一、

《唐太宗论弓矢》是《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载,讲述了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们关于弓箭的讨论。通过这段对话,唐太宗不仅展现了他对于军事和治理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人才选拔和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

在文中,唐太宗提到:“弓矢者,武之具也;然善射者,非徒技也,亦在于心。”意思是,弓箭是武将的重要工具,但真正善于射箭的人,不仅仅依靠技巧,更在于内心的专注与意志。他还强调了“人主”(君主)应具备识人之明,能够识别真正有才能的人,并给予适当的任用。

这一段话不仅反映了唐太宗对军事的重视,也体现出他对治国理政的思考。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强盛不仅依赖于武力的强大,更在于能否用人得当,能否让有才之人发挥所长。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唐太宗问侍臣曰:“弓矢何以能远?” 唐太宗问身边的臣子说:“弓箭为什么能够射得远?”
对曰:“良弓劲矢,所以能远。” 臣子回答说:“好的弓箭,所以能射得远。”
太宗曰:“不然。弓矢之远,不在弓矢,而在人。” 唐太宗说:“不对。弓箭射得远,不在于弓箭本身,而在于使用它的人。”
朕尝观射,见其发矢,未尝不中;而或有不能中者,何也? 我曾经观看射箭,看到他们发射的箭,没有不中的;但有的人却不能命中,这是为什么呢?
盖用心不专,故不能中也。” 这是因为心思不专一,所以不能命中。”
因此,为君者,不可不察于人;为臣者,不可不修其心。 因此,作为君主,不能不仔细观察人;作为臣子,不能不修养自己的心志。

三、总结

《唐太宗论弓矢》虽短,但寓意深远。唐太宗借弓矢之喻,强调了“用心专一”的重要性,不仅适用于射箭,也适用于治国理政。他指出,一个人的能力不仅取决于外在条件,更取决于内在的态度和专注程度。

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提醒人们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应保持专注和认真,才能取得成功。同时,也为领导者提供了重要的治国理念:识人、用人、育人的能力,才是国家兴衰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