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的意思是什么】“得意忘形”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功、获得某种好处或处于优势地位时,情绪过于兴奋,甚至失去了常态,表现出一种轻浮、狂妄或不自持的状态。这个成语常带有贬义,提醒人们在成功时也要保持谦逊和冷静。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得意忘形 |
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衍传》:“衍虽处乱世,而无愧色,故得于物,而忘其形。” |
词义 | 因高兴而失去常态,表现得轻浮、狂妄或不稳重。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因成功或得意而失去理智,行为失态。 |
色彩 | 贬义 |
近义词 | 忘乎所以、得意洋洋、趾高气扬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镇定自若、谨言慎行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描述 |
工作场合 | 一个人升职后,开始对同事指手画脚,不再尊重他人,显得得意忘形。 |
学习成绩 | 考试取得好成绩后,骄傲自满,不再努力学习,甚至嘲笑他人。 |
生活中 | 在某项比赛中获胜后,炫耀自己的成绩,忽视他人的感受。 |
三、使用注意事项
1. 语气把握:该成语多用于批评或提醒,不宜用于正面评价。
2. 适用对象:适用于成年人或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不适合用于儿童教育中。
3. 避免滥用:不能随便用来形容任何轻微的高兴或自信,需符合“失去常态”的程度。
四、总结
“得意忘形”强调的是人在成功或得意时,因情绪失控而做出不当行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成功时应保持理性与谦逊,避免因一时的兴奋而影响人际关系或造成不良后果。成语虽简短,却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