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无策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有些人可能会感到无能为力,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时候,“束手无策”这个词就派上了用场。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既没有办法解决,又无法采取有效行动的状态。
“束手无策”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古代文献,常用于形容人在面对复杂或难以处理的情况时的无奈和无力感。这个成语不仅在书面语中使用广泛,在口语中也十分常见。
一、词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束手无策 |
拼音 | shù shǒu wú cè |
出处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围郑,郑人请降,楚子不许,曰:‘吾闻之,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逼人于险。’郑人乃出,楚子曰:‘其人可得而使也。’于是郑人遂以城降。楚子曰:‘此非束手无策之人也。’” |
含义 | 形容面对困难时毫无办法,无法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或行动。 |
近义词 | 无计可施、无能为力、一筹莫展 |
反义词 | 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
二、使用场景
“束手无策”多用于描述在面对突发状况、难题或复杂问题时,个人或团队因缺乏资源、知识或能力而无法做出有效应对的情况。例如:
- 面对突如其来的技术故障,工程师们束手无策。
- 在经济危机面前,政府一度束手无策。
- 遇到家庭纠纷,他只能束手无策地看着事情恶化。
三、情感色彩
“束手无策”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通常表达一种无助、焦虑甚至挫败的心理状态。但它也可以用来强调问题的严重性,暗示需要外部帮助或更深层次的解决方案。
四、总结
“束手无策”是一个形象生动、含义明确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感。了解它的含义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遇到挑战时,应积极寻求解决方法,避免陷入“束手无策”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