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话上一句蚍蜉撼大树】“蚍蜉撼大树”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常用来比喻力量薄弱的人或事物试图去动摇强大的对象,结果注定失败。然而,很多人只知道“蚍蜉撼大树”,却不知道这句话的上一句是什么。其实,“蚍蜉撼大树”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调张籍》,原句是:
>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一、
“蚍蜉撼大树”这一成语源自唐代韩愈的诗作,意指弱小者妄图挑战强者,行为可笑且不自量力。其上一句为“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这句话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力量悬殊的对比,也蕴含了对盲目自信者的讽刺。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这句诗的出处与含义,以下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整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蚍蜉撼大树 |
出处 | 唐代·韩愈《调张籍》 |
原文 |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
含义 | 比喻弱小者企图挑战强大者,行为可笑且不自量力。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那些不自量力、盲目自信的行为。 |
作者 | 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
诗歌背景 | 此诗为韩愈写给朋友张籍的诗,表达对张籍才华的赞赏,同时讽刺当时轻视古文的人。 |
三、延伸理解
“蚍蜉撼大树”虽然简短,但寓意深刻。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可以用来提醒人们要认清自身实力,避免做出不切实际的尝试。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人对“量力而行”的重视,强调了智慧与谦逊的重要性。
此外,该诗句还体现了韩愈作为一位文学大家的批判精神,他不仅推崇古文,也敢于对当时浮夸之风进行讽刺和批评。
四、结语
“蚍蜉撼大树”虽是一句俗语,但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了解它的上一句“可笑不自量”,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也能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