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而肥的意思解释】“食言而肥”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典故,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违背承诺、说话不算数,却因此获得利益或好处。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批评意味,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食言而肥 |
拼音 | shí yán ér féi |
出处 |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今吾子食言而肥。” |
释义 | 指人背弃诺言,事后却因失信而获得好处,显得虚伪或可笑。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不守信用,行为虚伪。 |
近义词 | 背信弃义、言而无信 |
反义词 | 一诺千金、信守承诺 |
二、成语来源与故事背景
“食言而肥”最早出自《左传》,讲述的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孙氏与郈氏之间的争斗。郈氏曾向季孙氏许诺支持他,但后来却违背诺言,反而帮助了对方的敌人。季孙氏对此非常不满,说:“今吾子食言而肥。”意思是说,你既然说了话又反悔,还因此得到了好处,真是“食言而肥”。
这个典故后来被广泛引用,用来批评那些言行不一、失信于人的人。
三、现代应用与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食言而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人际交往、商业合作、政治等领域。一个讲信用的人更容易赢得他人信任,而失信之人则可能失去朋友、合作伙伴甚至社会声誉。
此外,这一成语也提醒人们:承诺不是儿戏,一旦做出,就要尽力履行。否则,不仅会伤害他人,也会让自己陷入道德困境。
四、总结
“食言而肥”是一个带有强烈道德批判色彩的成语,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做人要言出必行,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背弃承诺。只有坚守诚信,才能赢得尊重与长久的信任。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含义 | 背弃承诺,事后得利 |
来源 | 《左传》 |
使用场合 | 批评失信行为 |
现代意义 | 强调诚信的价值 |
总结 | 诚信是立身之本,不可轻视 |
通过了解“食言而肥”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鉴,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