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步骤】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人民调解委员会作为第三方中立机构,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其调解流程规范、公正透明,有助于缓解医患矛盾,维护双方合法权益。以下是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步骤总结。
一、调解步骤总结
1. 申请受理
纠纷双方(患者或家属、医疗机构)向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纠纷的基本情况、诉求及依据。
2. 材料审查
调解委员会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并通知申请人补充相关证据材料。
3. 组织调解
调解委员会根据案情安排调解时间,邀请双方当事人、相关医务人员及专家参与调解会议。
4. 现场调解
在调解员主持下,双方陈述事实、表达诉求,调解员引导双方理性沟通,寻找共识。
5. 达成协议
若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调解委员会协助起草调解协议书,明确责任划分、赔偿金额等事项。
6. 协议确认与执行
双方签署调解协议后,调解委员会可协助推动协议履行;若一方不履行,可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7. 归档备案
调解完成后,相关材料归档保存,便于后续查阅和管理。
二、调解步骤一览表
步骤编号 | 步骤名称 | 内容说明 |
1 | 申请受理 | 纠纷双方提交书面申请,说明纠纷情况及诉求 |
2 | 材料审查 | 调解委员会审核申请材料,确认是否符合受理条件 |
3 | 组织调解 | 根据案情安排调解时间,通知双方及相关人员 |
4 | 现场调解 | 在调解员主持下,双方陈述事实、表达诉求,寻求共识 |
5 | 达成协议 | 若达成一致,起草调解协议书,明确责任与赔偿等内容 |
6 | 协议确认与执行 | 双方签署协议,调解委员会协助履行;不履行可申请法院执行 |
7 | 归档备案 | 调解材料归档保存,便于后续管理和查阅 |
通过上述流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能够有效化解矛盾,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