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 你问我答 >

管宁割席翻译及注释

2025-07-04 10:56:07

问题描述:

管宁割席翻译及注释,真的熬不住了,求给个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4 10:56:07

管宁割席翻译及注释】《管宁割席》是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的一则小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名士管宁与华歆之间的友情因价值观不同而破裂的过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品德和志向的重视。

一、原文

>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宁弃而勿视,歆拾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二、翻译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子里锄地,看见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看都不看一眼,继续干活;华歆却捡起来,然后扔掉了。后来他们曾一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乘坐华丽车马的人经过,管宁依旧专心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看。于是管宁把席子割开,分开坐,并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三、注释

词语 注释
管宁 东汉著名隐士,以清高自守著称。
华歆 东汉末年名士,后为曹魏重臣。
共园中锄菜 一起在园子里锄地。
片金 一块金子。
弃而勿视 放下不看。
掷去之 扔掉。
同席读书 一起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
乘轩冕过者 坐着华丽车马经过的人。
宁读如故 管宁仍然像平常一样读书。
废书出观 放下书出去观看。
割席分坐 把席子割开,分开坐。
子非吾友也 你不是我的朋友。

四、总结

《管宁割席》通过两个细节——面对金钱的态度和对待外界荣华的态度,揭示了管宁与华歆在人生志趣上的根本分歧。管宁看重的是内在修养和淡泊名利,而华歆则表现出对物质和地位的向往。因此,管宁选择与他断绝交往,体现了古人“志不同,道不合”的交友原则。

该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的道德标准,也提醒我们:真正的友谊应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之上。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