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其罪”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普通人本来没有罪,但因为身上有美玉(即财富、珍宝),反而招来灾祸。这句成语常用来比喻人因拥有珍贵的东西而招致祸患。
那么,“怀璧其罪”的上一句是什么呢?答案是:“匹夫无罪”。整句话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这句话的背景故事来自春秋时期。当时,郑国的大夫子罕拒绝接受别人送来的宝玉,他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后来,有人因为携带美玉而被杀害,人们便用“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来形容这种因财致祸的现象。
从字面来看,“匹夫”指的是普通百姓,“无罪”表示他们本没有过错,“怀璧”指身上带着美玉,“其罪”则说明因此而获罪。整句话表达了一种对社会不公和人性贪婪的批判,也提醒人们要懂得低调处世,避免因身外之物而惹祸上身。
在现代语境中,“怀璧其罪”多用于形容一个人因为拥有某种才能、财富或特质而遭到嫉妒、陷害甚至迫害。它不仅是对历史现象的总结,也是一种人生智慧的体现。
总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不仅是一句古文,更是一种深刻的处世哲学,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与权力时,保持清醒与谦逊,方能远离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