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柔,字德刚,易州定兴人也。少有大志,好读书,习骑射,乡里称其才略。金末兵乱,河北多盗,柔以乡勇自卫,屡有战功,遂为一方之雄。
时蒙古军南下,金廷势弱,河北诸郡相继陷落。张柔见势不可为,遂率众归附蒙古,愿效犬马之劳。成吉思汗闻其名,召见于帐前,问以用兵之道,柔对答如流,深得赏识,遂授以官职,命其统兵,驻守易州。
张柔治军严整,抚民宽厚,士卒皆乐为其用。其所部号“武仙军”,威震燕赵之间。后随蒙古大军南征,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尝与金将完颜合达战于汴梁,虽兵力悬殊,然张柔奋勇当先,终克敌军,威名大振。
太宗窝阔台即位后,命张柔镇守中都(今北京),兼领河北诸路兵马。柔上疏言:“中原之地,乃天下之枢,宜修缮城池,广积粮草,以备不虞。”帝嘉其言,赐金帛,加封爵位,以为重臣。
至元初年,忽必烈即位,欲图江南,命张柔为前锋,率军南下。柔率精锐渡淮,连破宋军,直逼襄阳。宋将吕文焕固守数年,终因粮尽援绝而降。张柔以功进爵,封为“恒国公”。
晚年,张柔退居故里,优游林泉,训子教孙,颇得乡邻敬重。卒年七十余,谥曰“忠武”。其子孙多承父业,仕途显达,为元朝之名门望族。
张柔一生,起于草莽,成于战功,忠于朝廷,仁于百姓,实为元初之良将也。其事迹载于《元史·张柔传》,流传后世,为人所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