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二十五诗意】《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组反映农村四季生活的诗作,共58首,其中“二十五诗意”是该组诗中的部分代表作。这些诗描绘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农事劳作、风俗人情以及农民的生活状态,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主义色彩。
以下是对《四时田园杂兴》中“二十五诗意”的简要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内容要点:
一、
《四时田园杂兴》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场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多样性和农民的辛勤劳作。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还有对农民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体现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实感受与深切同情。
在“二十五诗意”中,范成大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既有对丰收的喜悦,也有对艰辛劳作的体恤。诗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真实,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二、《四时田园杂兴》“二十五诗意”内容概览(表格)
| 序号 | 诗句摘录 | 内容简述 | 主题思想 |
| 1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描写白天耕田、夜晚纺麻的农村生活。 | 农民的辛勤劳动与家庭分工 |
| 2 | 儿童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孩子虽不懂耕织,却模仿大人种瓜。 | 童趣与农村生活的延续 |
| 3 |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描绘初夏田野的丰收景象。 | 四季变化与自然之美 |
| 4 |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 夏日午后乡村的宁静景象。 | 生活的闲适与自然和谐 |
| 5 | 采菱渡头风浪急,船头系马柳阴多。 | 描写水边劳动的场景。 | 劳动的辛苦与环境的艰苦 |
| 6 | 老盆新酒满杯香,邻父携儿过我旁。 | 农村邻里之间的温情。 | 人情味与乡村生活氛围 |
| 7 | 鹧鸪声里雨如丝,梅子黄时日日迟。 | 描写春雨时节的乡村情景。 | 自然与农事的关联 |
| 8 | 乌鸟投林尽,白鸥飞入云。 | 描写傍晚归鸟的情景。 | 自然景象与时间流逝 |
| 9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描写夜间江边的宁静景象。 | 黑夜中的孤寂与希望 |
| 10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用天气现象比喻情感变化。 | 情感的复杂与朦胧 |
| 11 |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描写春日山水间的美景。 | 自然的秀美与意境深远 |
| 12 | 田夫荷锄立,牧童骑牛归。 | 描写田间劳作与放牧归来。 | 农村生活的日常画面 |
| 13 | 村南村北鼓声喧,赛神时节日日欢。 | 描写农村节日的热闹场面。 | 民俗活动与节庆气氛 |
| 14 |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描写清晨的宁静与安逸。 | 生活的悠闲与自然和谐 |
| 15 |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描写寻找避雨之处的情景。 | 旅途中的偶然发现 |
| 16 |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描写壮阔的自然景观。 | 山河壮丽与豪迈情怀 |
| 17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 对知识与经验的思考 |
| 18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 描写春夜与清晨的景象。 | 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细节 |
| 19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表达奉献精神与生命循环。 | 生命的延续与牺牲精神 |
| 20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描写困境后的希望。 | 人生哲理与乐观态度 |
| 21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描写战士的豪情与回忆。 | 报国之志与战争岁月 |
| 22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强调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 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
| 23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描写春节的喜庆气氛。 | 节日习俗与传统风情 |
| 24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表达探索精神与坚定信念。 | 追求理想与不懈努力 |
| 25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与第17句相同,强调实践重要性。 | 对知识与经验的再认识 |
三、结语
《四时田园杂兴》不仅是一组描绘农村生活的诗作,更是范成大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与人文关怀的体现。通过对四季田园的细腻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劳动和人民生活的热爱与敬意。这些诗篇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