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被称为经是在什么朝代】《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作品。它在文学史、文化史和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诗经》最初并不是被称作“经”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后才被赋予了“经”的身份。
一、
《诗经》最初被称为“诗”,并未列入儒家经典之中。直到汉代,随着儒家学说的兴起和官方对经典的整理,孔子编定的《诗》被正式列为“五经”之一,从此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文献。因此,《诗经》被称为“经”是在汉代。
在此之前,《诗经》虽有重要影响,但并未以“经”的身份被广泛认可。而到了汉代,尤其是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诗经》的地位得到了官方肯定,成为士人必读的经典之一。
二、表格展示
| 时期 | 称谓 | 是否称为“经” | 说明 |
| 西周至春秋 | 诗 | 否 | 《诗》是当时流传的民间歌谣和宫廷诗篇,尚未形成经典体系 |
| 战国 | 诗 | 否 | 孔子曾整理并推崇《诗》,但未正式列为“经” |
| 汉代 | 诗经 | 是 | 汉代确立“五经”,《诗》被列为《诗经》,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
| 后世 | 诗经 | 是 | 历代沿用,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补充说明
虽然《诗经》在汉代被正式列为“经”,但其内容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例如,汉代的“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就反映了对《诗经》的不同理解。此外,历代学者如毛亨、郑玄等也对《诗经》进行了注释和研究,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总的来说,《诗经》被称为“经”是一个历史过程,最终在汉代完成这一转变,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