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收养协议书】收养协议书是收养关系成立的重要法律文件,用于明确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它是收养行为合法化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工具。本文将对收养协议书的基本概念、内容、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收养协议书的定义
收养协议书是指由收养人和被收养人(或其监护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收养关系达成一致意见后,签署的书面文件。该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是办理收养登记的重要材料之一。
二、收养协议书的主要内容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收养人信息 | 包括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 |
| 被收养人信息 | 包括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等 |
| 收养目的 | 明确收养的意图和原因 |
| 权利义务 | 明确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权利和义务 |
| 签署时间 | 协议书签署的具体日期 |
| 签署地点 | 协议书签署的地点 |
| 双方签字 | 收养人和被收养人(或其监护人)的签字 |
| 公证或见证 | 如有公证或见证人,需注明相关信息 |
三、收养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1.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收养关系自协议生效之日起成立。
2. 登记要求:收养协议书需向民政部门提交,经审核后方可完成收养登记。
3. 变更与解除:如需变更或解除收养关系,应通过法律程序进行,不能单方面撤销协议。
四、收养协议书的作用
- 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 保障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 为后续的户籍、教育、医疗等事务提供依据;
- 防止因收养关系不明而产生的纠纷。
五、注意事项
- 协议书应由双方自愿签署,不得强迫;
- 协议内容应真实、合法;
- 建议在专业律师指导下签署,确保法律效力;
- 若涉及未成年人,需征得其监护人同意。
总结
收养协议书是收养关系成立的基础文件,不仅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也为后续的法律程序提供了依据。无论是收养人还是被收养人,都应认真对待这一文件,确保其合法有效,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