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接吻病】“接吻病”是一个通俗的称呼,正式名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简称“传单”。它是一种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因此得名“接吻病”。
该病多发于青少年和年轻人,尤其是15-30岁之间的人群。虽然大多数患者可以自愈,但症状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更久,对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接吻病是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等。虽然多数患者可自愈,但需注意休息与营养补充,避免传染他人。
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正式名称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
| 常见名称 | 接吻病 |
| 病原体 |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
| 传播途径 | 唾液传播(如接吻、共用餐具等) |
| 易感人群 | 青少年及年轻人(15-30岁为主) |
| 潜伏期 | 约4-6周 |
| 典型症状 | 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乏力、肝脾肿大 |
| 诊断方法 | 血液检查(如异嗜性抗体检测、EB病毒抗体检测) |
| 治疗方式 | 多为对症治疗,如退烧、止痛、休息;抗病毒药物仅在严重时使用 |
| 自愈情况 | 多数患者可在2-4周内自愈 |
| 注意事项 |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脾破裂)、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减少与他人密切接触 |
提示:虽然名为“接吻病”,但并非只有接吻才会感染,日常生活中共用餐具、水杯等也可能传播病毒。因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