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简称HSPN)是过敏性紫癜(Henoch-Schönlein Purpura,HSP)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主要影响肾脏。它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的血管炎症,进而引发肾脏损伤。该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成人也可能患病。
一、概述
| 项目 | 内容 |
| 疾病名称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 英文名 | Henoch-Schö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 |
| 病因 | 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血管炎 |
| 好发人群 | 儿童及青少年为主 |
| 主要症状 | 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血尿、蛋白尿等 |
| 诊断方法 | 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肾脏活检等 |
| 治疗方式 | 抗炎、免疫抑制、对症治疗等 |
| 预后 | 多数预后良好,部分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病 |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属于免疫介导性疾病,其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 免疫异常:IgA(免疫球蛋白A)在血管壁沉积,引发炎症反应。
- 感染诱因:如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诱发疾病。
-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提示遗传易感性。
- 环境因素:如食物、药物、花粉等过敏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三、临床表现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常表现为全身性症状,其中肾脏受累最为关键:
| 症状类型 | 具体表现 |
| 皮肤症状 | 下肢对称性紫癜,呈红紫色斑丘疹 |
| 关节症状 | 关节肿胀、疼痛,常见于膝、踝关节 |
| 腹部症状 | 腹痛、恶心、呕吐,有时伴有消化道出血 |
| 肾脏症状 | 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 |
四、诊断方法
1. 尿液检查:发现红细胞、蛋白尿是重要指标。
2. 血液检查:了解肾功能、炎症指标等。
3. 肾脏超声:评估肾脏大小和结构。
4. 肾脏活检:确诊的“金标准”,可明确病理类型。
五、治疗方法
| 治疗类别 | 方法 | 目的 |
| 对症治疗 | 控制血压、利尿、营养支持 | 缓解症状,保护肾功能 |
| 抗炎治疗 | 使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 | 减轻炎症反应 |
| 免疫抑制剂 | 如环磷酰胺、霉酚酸酯 | 抑制免疫异常反应 |
| 生物制剂 | 如利妥昔单抗 | 针对特定免疫机制 |
六、预后与注意事项
大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预后良好,尤其是早期发现并干预者。但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需长期随访。
注意事项:
- 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 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
- 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饮食。
- 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总结: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一种由免疫异常引发的肾脏疾病,常见于儿童。虽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仍需重视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