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的解释】苦楝(学名:Melia toosendan),又称楝树、苦树、金铃子等,是楝科楝属的一种落叶乔木。其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常生长于山坡、林缘或村庄附近。苦楝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在传统中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因其木材坚硬、纹理美观,也常被用于家具和建筑。
苦楝的果实、树叶、树皮等部位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等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苦楝含有一定的毒性成分,使用时需谨慎,不可过量或长期服用。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苦楝 | 
| 学名 | Melia toosendan | 
| 科属 | 楝科 楝属 | 
| 别名 | 楝树、苦树、金铃子、苦苓 | 
| 分布地区 | 中国南方地区,如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 
| 生长环境 | 山坡、林缘、村庄附近 | 
| 树高 | 可达10-20米 | 
| 叶片 | 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椭圆形 | 
| 花 | 白色或淡紫色,芳香 | 
| 果实 | 球形,成熟后呈黄色或红色,内含种子 | 
| 药用部位 | 果实、树叶、树皮 | 
| 药性 | 苦、寒,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效 | 
| 注意事项 | 含有毒成分,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 | 
总结:
苦楝是一种兼具观赏与药用价值的植物,尤其在中医中应用广泛。其果实、叶片和树皮均可入药,但因含有毒性成分,使用时需遵医嘱。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误食或滥用,以确保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