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肝沥胆是什么意思】“披肝沥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非常忠诚、尽心尽力地为他人或事业付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忠诚和奉献精神的赞美,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色彩。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披肝沥胆 |
拼音 | pī gān lì dǎn |
释义 | 形容人非常忠诚、尽心尽力地为他人或事业付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
出处 |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后人引申为“披肝沥胆”。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忠诚与奉献。 |
近义词 | 忠心耿耿、赤胆忠心、鞠躬尽瘁 |
反义词 | 背信弃义、忘恩负义、自私自利 |
二、成语解析
“披肝沥胆”字面意思是“撕开胸膛,流出胆汁”,是一种极端的比喻,表示为了某人或某事,愿意付出全部心血,甚至生命。这种表达方式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用来强调一种至诚至真的情感。
在现代使用中,“披肝沥胆”常用于赞扬那些在工作中、友情中、家庭中表现出高度责任感和无私精神的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场合 | 他为了公司的发展,披肝沥胆,日夜操劳。 |
家庭关系 | 父母对孩子总是披肝沥胆,倾尽所有。 |
友情 | 朋友在困难时对我披肝沥胆,帮助我渡过难关。 |
国家情怀 | 那些为国家奋斗的英雄们,都是披肝沥胆的楷模。 |
四、总结
“披肝沥胆”是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的成语,表达了极高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道德品质,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忠义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若能以“披肝沥胆”的精神对待他人和事业,将有助于建立深厚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