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捶手顿足什么意思】“捶手顿足”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情绪激动时做出的肢体动作。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愤怒、焦急或懊恼时,用手拍打自己的手掌,同时跺脚的行为。下面将从含义、用法、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
一、含义总结
“捶手顿足”原意是用手拍打手掌,用脚跺地,后来引申为形容人因情绪激动而做出的激烈动作。这种行为通常出现在情绪失控或极度不满的情况下,表达的是内心的愤怒、懊恼或着急。
二、用法说明
- 使用场景:多用于描写人物情绪波动较大的场合,如争吵、失败、受挫等。
- 语体风格:属于书面语和口语结合的表达方式,常见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中。
- 感情色彩:带有强烈的负面情绪色彩,表示不满、愤怒或焦虑。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说明 |
近义词 | 气急败坏 | 形容非常生气、失去理智的状态 |
怒火中烧 | 表示极度愤怒 |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 | 表示心情平静、冷静 |
镇定自若 | 表示面对情况时沉着冷静 |
四、例句展示
1. 他听到消息后,捶手顿足,懊悔不已。
2. 她因为考试失利,捶手顿足地坐在地上哭。
3. 看到对方不讲道理,他忍不住捶手顿足地大骂。
五、总结
“捶手顿足”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情绪激动时的外在表现。它不仅传达了情绪的强烈程度,也让人感受到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捶手顿足 |
含义 | 形容情绪激动时拍手跺脚的动作 |
使用场景 | 愤怒、懊恼、焦急等情绪下 |
近义词 | 气急败坏、怒火中烧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镇定自若 |
例句 | 他捶手顿足,后悔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