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重要表达。它强调了人在不同境遇下的处世态度:在不得志时应注重自我修养,保持品德;在得志时则应帮助他人,惠及社会。
一、原文与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穷则独善其身 | 在困顿之时,应独自修养自身品德 |
达则兼济天下 | 在显达之时,应广泛救助天下百姓 |
二、逐句解析
1. “穷则独善其身”
- “穷”指人生不得志、处境艰难。
- “独善其身”意为独自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不随波逐流。
- 强调在逆境中坚持原则,提升自我。
2. “达则兼济天下”
- “达”指地位显赫、事业有成。
- “兼济天下”表示不仅自己成功,还要帮助他人、造福社会。
- 表达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三、语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 |
主旨 | 个人在不同境遇下应有的态度 |
穷 | 自我修养、坚守操守 |
达 | 关怀他人、服务社会 |
思想内涵 | 儒家的入世精神与出世智慧相结合 |
四、现实意义
- 对个人而言: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 对社会而言:鼓励人们在取得成就后回馈社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 对当代人: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也要关注公共责任与社会价值。
五、延伸思考
这句话不仅是古代士人的行为准则,也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启示。在竞争激烈、价值观多元的今天,如何平衡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依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通过理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不仅能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