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穿杨这个成语讲的是什么故事】“百步穿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射箭技术高超,能够在百步之外准确地射中柳叶的中心。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历史典故,源自古代的著名射手。
一、成语来源与故事总结
“百步穿杨”最早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故事讲述的是楚国有一个名叫养由基的人,他是一位非常擅长射箭的勇士。据说他在百步之外能够一箭射中柳叶的中心,技艺精湛,令人惊叹。因此,“百步穿杨”便成为形容射术高超的成语。
二、关键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百步穿杨 |
出处 | 《战国策·楚策四》 |
故事人物 | 养由基(古代著名射手) |
成语含义 | 形容射箭技术高超,能在百步之外精准命中目标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称赞人的技能精湛,如射击、绘画、写作等 |
延伸意义 | 强调技艺的精妙与专注力的重要性 |
三、成语的现代应用
在现代,“百步穿杨”不仅用于描述射箭技巧,也可以引申为对某项技能的高度评价。例如:
- “他的枪法堪称百步穿杨,百发百中。”
- “她在书法上的造诣,可谓百步穿杨,笔锋入骨。”
这种用法让成语更具时代感,也更贴近日常语言表达。
四、结语
“百步穿杨”源于古代英雄的射艺传说,体现了古人对技艺追求的敬仰。如今,它不仅是对技能的赞美,也是一种精神象征——只有经过长期练习和专注,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