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公路修建于什么时候】中缅公路,又称滇缅公路,是连接中国云南省与缅甸的重要交通线路。这条公路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发挥了关键作用。下面将从时间、背景、建设过程及意义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相关信息。
一、
中缅公路的修建始于1937年,历时约两年多时间,于1939年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公路是中国抗战时期为打通国际物资运输通道而紧急修建的重要工程之一,全长约1,148公里,起点为中国云南昆明,终点为缅甸腊戌,后延伸至仰光。
在修建过程中,工程面临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技术落后等多重困难。为了加快进度,大量民工和士兵参与施工,其中许多人在建设过程中牺牲。尽管如此,这条公路最终成为当时中国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生命线,对支援抗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二战结束,中缅公路的功能逐渐被其他交通方式所取代,但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依然不可忽视。
二、表格:中缅公路修建情况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全称 | 滇缅公路(中缅公路) |
建设时间 | 1937年—1939年 |
起点 | 中国云南省昆明市 |
终点 | 缅甸腊戌(后延伸至仰光) |
总长度 | 约1,148公里 |
建设背景 | 抗日战争期间,为打通国际运输通道 |
建设方式 | 主要依靠人力和简易机械 |
参与人员 | 民工、士兵、技术人员等 |
建设难度 | 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技术条件差 |
历史意义 | 抗战时期重要物资运输通道,保障抗战胜利 |
当前状态 | 部分路段仍使用,但已非主要交通干线 |
三、结语
中缅公路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一段充满血泪与坚韧的历史见证。它承载着中国人民在艰难岁月中的奋斗精神,也体现了国际合作与民族团结的力量。虽然如今它的功能已有所减弱,但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