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提纯后除杂加试剂的顺序(3种)?】在粗盐提纯过程中,为了去除其中的杂质离子(如Ca²⁺、Mg²⁺、SO₄²⁻等),通常需要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进行沉淀反应。合理的试剂加入顺序不仅能够提高除杂效率,还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副产物或影响后续操作。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除杂试剂加入顺序,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粗盐提纯实验:
一、说明
在粗盐提纯中,常见的杂质离子包括:
- Ca²⁺(来自可溶性钙盐)
- Mg²⁺(来自可溶性镁盐)
- SO₄²⁻(来自硫酸盐)
- CO₃²⁻(可能由过量的碳酸钠引入)
为去除这些杂质,常用的试剂有:
- BaCl₂(用于除去SO₄²⁻)
- Na₂CO₃(用于除去Ca²⁺和过量的Ba²⁺)
- NaOH(用于除去Mg²⁺)
- HCl(用于中和过量的Na₂CO₃和NaOH)
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目标,可以采用以下三种主要的试剂添加顺序:
二、三种常见除杂试剂顺序及说明
序号 | 试剂顺序 | 说明 |
1 | BaCl₂ → NaOH → Na₂CO₃ | 先加BaCl₂除去SO₄²⁻;再加NaOH除去Mg²⁺;最后加Na₂CO₃除去Ca²⁺和剩余的Ba²⁺。此顺序能有效避免碳酸钡沉淀的生成。 |
2 | NaOH → BaCl₂ → Na₂CO₃ | 先加NaOH除去Mg²⁺;再加BaCl₂除去SO₄²⁻;最后加Na₂CO₃除去Ca²⁺和剩余的Ba²⁺。此顺序适合对Mg²⁺去除要求较高的情况。 |
3 | Na₂CO₃ → BaCl₂ → NaOH | 先加Na₂CO₃,可能会与部分Ba²⁺反应生成沉淀,但后续加入BaCl₂可继续除SO₄²⁻;最后加NaOH除去Mg²⁺。此顺序较少使用,需注意控制用量。 |
三、注意事项
1. 试剂顺序必须合理,否则可能导致沉淀不完全或形成新杂质。
2. Na₂CO₃应放在BaCl₂之后,以防止生成碳酸钡沉淀,影响除杂效果。
3. HCl应在最后加入,用于中和过量的碱,确保溶液呈中性。
4. 实验过程中应控制试剂的用量,避免过量导致不必要的沉淀或浪费。
通过以上三种试剂加入顺序,可以有效地实现粗盐中的杂质去除,为后续的蒸发结晶提供纯净的氯化钠晶体。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具体实验条件选择最合适的顺序。